Q:學廣論的好處?

A:每個章節都有講到好處,像長相莊嚴,不貧窮-心里富足,外在不缺錢。佛法講的是,你要感得什麼樣的果報,就要種對因。現在你們剛開始學,前提是要先學會如何正確學習的方式,在學會這些方法之前,要先有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,態度和方法一旦錯的話,雖然別人的經驗再怎樣的精準和正確,但是你不一定能領納到他的好逸或精確性,因為你聽的時候就漏掉太多的東西。所以你們現在一開始從聽聞軌里開始學,聽的時候要開始很認真的去調整你過去聽聞時候的偏失,廣論上講有三種,像覆器-人在現場心不在現場,耳朵有在聽,但是心相當遙遠,有時候甚至自己聽帶子時,聽一聽就突然錄音機跳起來,已經結束了,回過頭來問說,你剛剛聽到什麼?不太記得了。從這去看出我們聽聞的習慣,吸收的習慣,如果吸收的能力弱的話,要怎樣去吸收到百分之百的精華呢!若是從現在開始學的每一個章節去做歸納,都有很多好處,舉例聽聞佛法所有勝利:

1、「若由聞法發信意,成妙歡喜獲堅住」──>得到的是歡喜,而且是堅住

若是從小到大,想到同一件事都很高興,這樣的話這種歡喜就叫堅住,但是以后是不是能夠因為這件事還繼續歡喜,就不一定;若是不管你遇到什麼狀況什麼苦難,只要想到這件事就會讓你歡喜在心,這就是堅住的歡喜,有沒有生起過這樣的狀況呢?不同階段的歡喜只能取代你不同階段的需求,例如肚子餓時有食物就會歡喜,但是食物不能在失戀時用,因為只會增加你的肥胖,心理的情緒和憂傷苦惱的狀態,是不能靠物質來解決,一定是要靠心理的方法來治療解決。廣論上講的都是心理的狀況,怎樣去做調整、因應、準備。所以開始學的時候會覺得陌生,不知從何趣入,這不像你去買麵包,跟你說那種麵包,去麵包店就知道是哪一種。心理的狀態是沒有辦法從外相上面看出來,除非你自己對你心的狀態是相當相當的熟悉,依循這樣的狀況,然后去觀察了解別人的狀態,可能能夠依稀彷彿了解別人的心理狀態,它的難度在於看不到,因為這是一種心的情緒,但是人有一個特質就是可以感覺的到,例如別人心情不好時可以感覺的到。

2、「啟發智慧無愚癡」──>你肯定是一個有智慧的人

廣論如果學的對的話,我強調學的對,不是學就叫對,附帶回答一個問題:

Q:有些學廣論的人為什麼個性還那麼差?

A:我只能說他有學廣論,但不一定學對。

這個狀況,如果用一個合理的狀況來看,不會每一個人學什麼都學對,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對,所以你必須要允許一個人有學錯的過程,可能不是他學的內涵錯,而是學的方法錯,可能他學的方法沒錯,但是學的次第上錯,例如一個人學煮菜,可能從切菜開始學,但是下鍋之后才發覺菜還沒洗,但是第一次或剛開始,可能會有這種很混亂的過程,所以對於其他的宗教信仰,不要去批評,因為你是從學的人去看待對不對,但是事實上,學的人本身就有很多誤差性,如果因為別人的誤差性,而回過頭來批評別人的正確性,就會顯的我們不夠客觀和理智。

3、「聞除癡暗為明燈,盜等難攜最勝財」──>富有

不管詐騙集團再多,經濟再蕭條,你會是最富有的,因為智慧是內心中蘊含的最豐富的財寶,根本偷都偷不走,你放在銀行的,投資在股票或哪里的,別人可以想辦法把你騙走,但是心續當中的,騙不走,也帶不走,這輩子是你的,下輩子也還是你的,可能會有忘記的時候,稍稍有人正確的引發你,你就又開始開展了。

4「是摧愚怨器開示,方便教授最勝友」──>最好的朋友

不用怕在世間找不到好朋友,因為心靈的財富、滿足,完全的充實在內心時,會感覺到相當相當的富足,不用擔心沒有朋友,因為你的心靈不孤單,心靈不孤單時,縱使你一個人,你也會非常非常快樂;回過頭來,你的心靈是很空虛的,縱使你處在一群人之中,你都會覺得很寂寞,

5、「雖貧不變是愛親。」──>最好的親友

不單是內心,連外在都會感的非常知心圓滿的眷屬,這在后面上到業果的章節時就會告訴你。

一個人脾氣不要太差,會長的越來越好看,一個常發脾氣的人,你就不要妄想自己會長的怎樣好看,買再多的化粧品都沒有用,所以把你的錢省下來,用來好好度過經濟不景氣和充實內心,這樣你的生命會更富有一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g08fall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